近期媒體報道顯示,我國部分北方省份已開始出現白紋伊蚊蹤跡。專家表示,雖然北方地區基孔肯雅熱傳播風險相對較低,但仍需提高警惕,做好防護工作。

游俠網1

 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。該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、關節痛和皮疹三大特征,目前主要流行于東南亞、南亞和非洲等地區。

游俠網2

  據專家介紹,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,患者通常會出現突發高熱(體溫超過39℃)、對稱性多關節痛及皮疹等癥狀,多數為輕癥。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嬰兒、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或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現重癥情況。

游俠網3

  在防護措施方面,專家建議外出時盡量穿著淺色長袖長褲,減少皮膚暴露,并且避免在樹蔭、草叢、水邊等蚊蟲密集區域長時間停留。

  專家特別強調,預防蚊媒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被蚊蟲叮咬,建議公眾提高防范意識,采取綜合防護措施。